人文和科学教育的特征

Published On: 23/03/20160 min read0 words

互补性

布“科学”范畴个,既食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社会科学。鲁迅于1907年写的《科学史教篇》就提小教育的目的是“致人性于全”,即人的全而发展。为此,人们需要自然科学,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类需要午顿,也要莎士比亚;要康德,也要贝多芬;要达尔文,也要余莱勒:物质生活和精神养料要互补。

渗透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及文化的完整性和对人格的完转性的追求,形成了对完整教育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健今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也需要健今的人格,而惟有科学一人文教育,才能弥补传统科学教育的缺陷。科学一人文教育即一反过去教育中的唯人性化,又一反教育中的唯科学论,避免了团轻实际丽造成的空虚无蝴,成因轻人文顺造成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户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其基本取向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整合性

实施科学一人义教育,其最终目标自在人类素质的整体提高。一方向,通过科学一人文教育,使人成为高素质的科技载体,位科技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生产力价值。同时,科学一人文教育通过直接培养创造型人才,可以对缺乏创新精神的传统科学教育起到文化革新的功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既是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自单一目标的超越,也是对其目标的整合。李政道先生明确指出:“将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人为地割裂开来,而想在科技、人文科学或艺术领域中培养出卓越人才,是困难的。可以说,在教育上,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善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安标志,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需安的人才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