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外和内在价值
课程的意义
众所周知,课程编制的基本过程是从总的文化中探寻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而哪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包括在课程之内,并且确立“使用什么传递思想的工具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来对待各种价值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课程的基本问题就是一个价值问题,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实际就是做出大量的、多维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的认识。将这一概念引申到对课程的理解,应该说课程价值是指“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就是课程对社会和人的意义。
中心任务
人们一般认为,课程适应社会环境和传递文化的需要,体现了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利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学生个体充分的发展,从而使新的一代能创造新文化、建设新环境,则是课程的内在价值。我们在考虑课程问题,特别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一定要兼顾社会和人的双重需要,不能像目标模式那样强调课程对社会的适应性,主张通过对社会需要和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的分析来确立课程,而忽视了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像过程模式那样注意了课程对人的发展具有的“内驱力”,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构,而往往割裂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此而言,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正确处理好课程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是课程研究的中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