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性原理对编写教材的启示

Published On: 12/09/20160 min read0 words

管理过程

反馈在管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管理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了管理的质量。这对教材编写也是有启发作用的。教材应当按照人们的认识不断循环发展上升的过程进行编写,教材的讲授内容、习题、作业都应当有利于反馈。布鲁纳认为学习行为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的获得如果没有救师对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的考察,并在讲授中不能启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就不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知识的转化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老师通过讲授和数学过程的情感活中培养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两个方面。如果没有救师和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点上的“锤炼”,新的知识就无法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找到它的迁移地。教材如果为这种“锤炼”提供了反馈的机会和启示,新获得的知识就会合理地溶化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去,转化为学生的新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转化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知识系统

对知识的评价和学习者进行选择和发现的过程。在评价中,学习者按照自己原有知识系统的需要,决定新获得的知识的可取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反馈过程。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对比就是反馈的过程。教材的编写应当引发学生的联想,这是建立起学生学习时进行反馈的桥梁;其实,反馈在教材中、教学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像习题、作业就充分地体现了反馈的性质。只有作业在内容和完成的方法上,使学生经过个人努力甚或集体讨论而获得新意时,学生才会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星的增加),也才能达到反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