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之科研选题的首尾连贯关系

Published On: 17/12/20150.7 min read16 words

变换课题

科研工作中因及时变换课题而获得成功的事例很多。弗莱明就说过,他当初若是参加了一个研究组,就不可能放下子里的研究,去深入追踪别的线索,也就发现不了青霉素 。
白求恩医大免疫学博士生王丽颖本来打算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介导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当她采用逆转录-DNA 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肺成纤维细胞中钓取FGFRl 细胞内段的基因时,看到了两条长短不阔的cDNA 片段,一个是她所预期得到的;另一个cDNA 片段却短100 bp 左右。她不放过这一偶然现象,对这个短的cDNA 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它是细胞内段第二个酷氨酸激酶活性部位缺失了111 bp的FGFRl 。于是她改变了原来的研究路线,对这一线索继续追踪下去,终于友现了一种天然存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并确定了其cDNA 的结构与功能,证明FGFR1是一种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的受体。其论文于1996 年在国际知名刊物Biochemistry上发表。

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经验的取得

对于年轻科学工作者来说,在自己的专长没有完全建立之前,做几个性质不同的课题,对于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经验的取得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一些学有专长的科学家有时也变换科研方向,著名化学家Linus Pauling 讲他的科研工作方向大约十年一变,他认为这有助于他保持锐气和活力呵。
但是,科研工作中必要的变换课题,绝不意味着可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浅尝辄止。
一般来说,一个已有相当工作积累和专业训练的科研人员轻易地、频繁地变换课题方向是不利的。他最好是专心致志于某一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首尾一贯地坚持下去。他所进行的具体课题最好象一串可以用一根主线贯穿起来的珠子,而不是象一盘互相粘不到一起的碎石。
临床研究需要有病例和经验的逐步积累,研究方向更有必要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总结1041 例垂体瘤的临床特点,对各种垂体瘤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的范围与严重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闷。同一医院妇产科关于450 例性发育异常的研究,提出了妇科性发育异常的新分类,对各种性发育异常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与处理方法等,提出了一整套较为明确的概念与标准I气这两组研究都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获得卫生部或国家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