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的主题

Published On: 12/05/20160 min read0 words

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作为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高度指导意义的一种新教育观念,它是和我国传统的产生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基础上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应试教育观相对立的。

应试教育的弊端

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在教学领域应试教育的弊端表现得最为充分。虽然应试教育并非由教学活动孕育而生,但应试教育的存在却会使教学活动无法摆脱其阴影的笼罩,并使一切在观念尚未获得转变的情形下所实施的教学改革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近几年来,在日益汹涌的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而要使这一转变能够顺利实现,就必须视观念的转变为其主要着眼点,视教学改革为其基本途径。从当前的现实来看,自80年代末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逐步形成并趋于成熟,教育实践中的转变正渐趋全面开始,真正的冲撞和理想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将可能在未来的数年内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成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第一主题。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各种认识也不尽相同,人们一般都认为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上述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然而,这仍旧只是对亲质教育的一种静态描述。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意义上看,素质教育的实质乃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素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浴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