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之科研操作能力

Published On: 14/12/20150.5 min read10 words

Bemard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中”把头脑和手分开是不可能的:一双灵巧的手缺少头脑指挥,只是一种盲目的工具;丧失了执行的手,头脑也就没有威力” 。医学科学实践性强,外科医生敏捷准确的止血、缝合,耳鼻喉科医生迅速巧妙的挟取气管异物,常常挽救生命于须央之间。在这些情况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学研究中,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操作才能实施观察。但由于现在实验室里使用的大多是自动、半自动的测试仪器,经常是电脑操纵,自动记录,在这种条件下,科技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否还那么重要,科研人员是不是还应该尽可能亲身参加实验操作,容易令人产生怀疑。事实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降低对研究者操作能力的要求,更没有降低研究者亲自参加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操作能力是科技工作者通往成功的桥梁:

亲手操作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科技工作者来说,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每一项科学假设的检验,每一个科研环节的实施,无一不依赖于良好的操作能力。当你要从事一项科学研究时,有了扎实的科研操作基本功底,就能够正确地选择实验对象,恰当地确定观察指标,形成一条清晰的与实验目的相适应的技术路线。这是决定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操作能力还可使你通晓研究过程的多数环节,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其目的的实现。无法想象一个操作能力很低的人,会成功地实现他的科学设想。在科学史上,每项重要的发现,无一不是科学家反复操作、勤奋实践的结晶;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也无不与他们常年坚持在实验室里拼搏的经历息息相关。居里夫人、诺贝尔这些闪光的名字,永远与他们亲身参加操作实践的献身精神一起载人科学史册。

二、勤奋实践、勇于探索是提高操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操作能力来源于不断地实践,坚持实践是提高操作能力的唯一途径。操作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逐步积累、”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才能练就一套过硬的科研操作基本功。
生物医学实验的各种因素复杂多变,对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一项普通的酶学分析指标,不仅在不同的实验室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而且同一实验室,同一人操作,不同时间也会出现差异。就连使用加样器、吸管的手法不同,也会引起程度不等的误差。因此,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工作时间的相当比例分配在实验室里是很重要的。
一定的操作能力,又是指导他人科学实践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年轻科研人员面对某个实验中的难题百思不解,而去请教他们的导师,往往产生”昕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正因为一些老科学家多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亲身操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熟知科研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才能驾轻就熟,指破迷津;或者触类旁通,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三、亲自参加操作是及时发现实验误差、正确评价实验结果的保证: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由多环节构成的复杂过程,每一环节可能程度不同地存在某些影响因素,只有亲自参加实验过程,才容易及时发现实验误差,正确评价实验结果。作者认识的一位组织学家曾在英国著名的Polark 实验室研修免疫组织化学两年之久,回国后一年多时间里,反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竟无一例成功。经多方努力终于明白是自己实验室的蒸馆水pH 值偏低使染色失败,改用双蒸水后,此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在进行晒和维生素E(VE)对膜岛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时,曾预期低晒、低VE 可能使发生糖尿病的大鼠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但出乎意料的是低VE 大鼠竟无一例死亡。及时地分析了该组大鼠的饲料后才发现其VE 未能控制到低水平。这一误差的发现不仅使我们对VE 的营养学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晒和VE 的联合生物学效应有了新的认识。

四、操作实践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源泉:

经常亲身操作实践,实验中各种现象、各种变化,无一不鲜活、生动地呈现在研究者的眼前,无论是预期的或者是意外的,都可能为激发创新思维提供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当然要看研究者的头脑是否有充分准备;但如果不参加操作实践,与机遇根本元缘,则创新思维更无从产生。
我们熟悉的一位颇为勤奋的青年学者,在研究小鼠烧伤附加放射损伤条件下肠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时,发现复合放射损伤的小鼠,其肠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反而高于单纯烧伤的小鼠。这使她产生了一定剂量辐射与烧伤结合的剌激可能会促进肠上皮再生的设想。
经应用多种技术进行探讨,终于分离出一种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的因子,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