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Published On: 21/02/20170 min read1 words

“六体论”

“三体论”指的是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环境(或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三边活动;“四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主体(包括主体一教师和主体=学生)、客体(即客观世界)、介体(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包括精神介体如课程、心理过程和物质介体如工具、设备)和周体(即周围环境)四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五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五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  “六体论”认为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六要素构成的多边活动。

教育活动

人类迄今为止的教育活动包括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即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虽然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都具有“认识”和“实践”两种功能.但教授活动更多地侧重于实践的属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即教师能动性改造的对象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社会.而是处于发展中的人类本身。对教授活动形成一个骨架性的印象。我们倾向于“三体论”的分析。

主体与客体

在教授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活动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控制者。学生和教材是活动的客体。学生与教材又有着不同的情况。学生客体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地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客体。一方面.他要对来自教师的影响进行选择、改造,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他又经常不断地变化着自身,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内心状态.表现出立的个性。其次,教材客体是组织化和系统化的人类精神客体。昂于。“世界3”,的范畴,它依赖于各种物质载体而存在,并独立于人类主体之外.属于精神的客体。因此在教授活动中存在着两主客体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教师和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教材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教师要对时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从而达到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的内在的、有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