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与实践
主要任务
关于潜在课程问题,大家在如何理解潜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上出现分歧;有的认为潜在课程从根本上说不能算一种课程,它没有成形的内容和进程安排,充其量不过是“教育环境影响”或“校园文化”之类的代名词;合的认为潜在课程是一种课程,而且它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因而更具有持久性,校园文化只是潜在课程的—部分。在潜在课程的建设上,有的认为关键问题是怎样把潜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有的则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把潜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它岂不成了显在课程”此外,许多人指出,解决潜在课程理论成果如何转化成实践、如何得以落实的问题,是当前潜在课程研究的主要任务。
深入研究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大家对学科课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批评,但真正的深入研究很少,造成现实问题与理论研究的强烈反差。在实践上,我国的课程仍是学科课程居主导地位,而近几年来理论上研究最少的却是学科课程,包括国外理论的介绍,也是偏重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潜在课程等。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不利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发展。因此必须在理论上解决学科课程的地位问题,给学科课程一个公允的评价,加强对学科课程的深入研究,绝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批评和指责上。
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研究的关系问题,有人提出了“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命题。有人分析道,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建构起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才能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至于如何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有人提出了“整体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原则。